当前位置:首页 > 科技冷知识/趣味向 > 正文内容

比特币披萨日,一个价值数十亿美元的交易故事

在加密货币的历史上,有一个特别的日子被铭记为“比特币披萨日”(Bitcoin Pizza Day),每年的5月22日,全球的比特币爱好者和投资者都会纪念这一事件,因为它不仅标志着比特币首次被用于实物交易,还揭示了一个令人惊叹的故事:一个看似普通的披萨交易,最终演变成价值数十亿美元的传奇。

比特币披萨日的起源

2010年5月18日,一位名叫拉斯洛·汉耶茨(Laszlo Hanyecz)的程序员在比特币论坛Bitcoin Talk上发布了一则帖子,标题是《用比特币买披萨》,他在帖子中写道:

“我愿意支付10,000比特币购买两个披萨……也许是一个大的,这样我可以留一些明天吃,我喜欢吃披萨,如果能用比特币购买,那将是一件很酷的事情。”

当时,比特币刚刚诞生一年多,几乎没有实际应用场景,大多数人认为它只是一个实验性的数字代币,汉耶茨是比特币的早期支持者,他希望通过这次交易证明比特币可以像货币一样用于日常消费。

几天后,2010年5月22日,一位名叫杰里米·斯特迪文特(Jeremy Sturdivant)的用户接受了这个提议,并用信用卡订购了两张披萨(一张意大利香肠披萨和一张奶酪披萨),送到汉耶茨的家中,作为回报,汉耶茨向斯特迪文特支付了10,000枚比特币,这笔交易成为比特币历史上第一次有记录的实物交易,后来被正式命名为“比特币披萨日”。

这笔交易的价值演变

在当时,10,000枚比特币的价值约为41美元,相当于每枚比特币0.0041美元,随着比特币价格的飙升,这笔交易的价值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:

  • 2011年:比特币价格首次突破1美元,10,000枚比特币价值约10,000美元。
  • 2013年:比特币价格突破100美元,10,000枚比特币价值100万美元。
  • 2017年:比特币价格首次突破10,000美元,10,000枚比特币价值1亿美元。
  • 2021年:比特币价格达到历史最高点(约69,000美元),10,000枚比特币价值6.9亿美元。

如果按照2021年的峰值计算,那两张披萨的实际成本高达6.9亿美元,成为史上最昂贵的披萨交易之一。

汉耶茨的后续故事

许多人可能会好奇,汉耶茨是否后悔这笔交易?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他并不后悔,因为这次交易证明了比特币的实用性,汉耶茨是比特币挖矿的早期参与者,他曾经用个人电脑挖出了数千枚比特币,并在2010年进行了多次披萨交易(总计约100,000比特币),尽管他后来没有持有这些比特币,但他对比特币的发展仍然充满信心。

有趣的是,2018年,汉耶茨再次用比特币购买披萨,但这次他只花了0.00649比特币(约62美元),相比2010年的交易,比特币的购买力已经大幅提升。

比特币披萨日的意义

比特币披萨日不仅仅是一个有趣的历史事件,它还具有深远的意义:

  1. 比特币的首次实物交易:它证明了比特币可以作为支付手段,而不仅仅是数字资产。
  2. 加密货币的里程碑:这次交易推动了比特币的普及,使其逐渐进入公众视野。
  3. 投资与投机的警示:它提醒人们,早期加密货币的价值可能被低估,但也可能因市场波动而带来巨大损失或收益。

比特币披萨日的故事不仅是一个关于财富的传奇,更是一个关于技术创新和人类探索精神的象征,它告诉我们,在技术发展的早期阶段,许多看似微不足道的决定可能会在未来产生巨大的影响,比特币已经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,而那张价值数十亿美元的披萨,则永远铭刻在加密货币的历史中。

每年的5月22日,全球的比特币社区都会以不同的方式庆祝比特币披萨日,有些人会举办披萨派对,有些人会回顾比特币的发展历程,无论以何种方式纪念,这一天都提醒着我们:技术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,而历史往往由那些敢于尝试的人书写。

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。

版权声明:本文由汇鑫云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baitiku.cn/post/319.html

标签: 比特币披萨
分享给朋友:

“比特币披萨日,一个价值数十亿美元的交易故事” 的相关文章

全球最大数据中心的耗电之谜,能源黑洞还是技术革命?

全球最大数据中心每年消耗的电量堪比一座中型城市,引发关于能源黑洞与技术革命的争议,支持者认为,这些数据中心是数字经济的核心引擎,支撑着云计算、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,其高效算力带来的社会效益远超能源成本,通过优化算法,单次AI训练已减少90%的能耗,反对者则指出,全球数据中心用电量已占全球总用电量的2%...

太空蔬菜种植实验,未来农业的新边疆

** ,太空蔬菜种植实验正成为未来农业探索的重要方向,在微重力、高辐射的太空环境中,科学家通过水培、气雾栽培等技术成功培育出生菜、白菜等蔬菜,验证了太空农业的可行性,这些实验不仅为长期太空任务提供新鲜食物来源,还推动了地面农业技术的革新,如垂直农业和资源高效利用,太空种植有助于研究植物在极端条件下...

揭秘极光观测最佳频率,科学指南与实用技巧

极光观测的最佳频率通常在太阳活动高峰期(约11年一个周期)出现得更频繁,此时极光活动增强,观测机会大幅提升,科学指南建议选择地磁活动指数(Kp指数)≥5的夜晚,并避开满月以降低光污染,实用技巧包括:优先前往北极圈内的观测胜地(如冰岛、挪威特罗姆瑟),使用专业极光预报APP(如Aurora Forec...

火山监测传感器,科技守护地球的脉搏

火山监测传感器:科技守护地球的脉搏 ,火山监测传感器是现代科技用于预警火山活动、保障人类安全的重要工具,这些传感器通过实时采集温度、气体成分、地震波等数据,帮助科学家分析火山动态,预测可能的喷发风险,热传感器监测地表温度变化,气体传感器检测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浓度,而地震仪则记录地下岩浆运动的震动信...

测速雷达误差范围,原理、影响因素与实际应用

测速雷达的误差范围通常在±1-3公里/小时,高精度型号可达±0.5公里/小时,其工作原理基于多普勒效应,通过发射微波并接收反射信号计算目标速度,主要误差来源包括:1)设备固有误差(如晶振频率漂移);2)环境干扰(雨雪、电磁波);3)安装角度偏差(理想夹角应≤20°);4)目标反射特性(车辆形状、材质...

红绿灯颜色顺序,交通信号背后的科学与文化

交通信号灯采用红、黄、绿三色并非偶然,其背后融合了科学原理与文化共识,从科学角度,红色波长最长,穿透力强,在雨雾中仍清晰可见,适合作为停止信号;绿色与红色形成鲜明对比,且人眼对绿色敏感度高,便于识别通行指令;黄色作为过渡色,能有效警示状态变化,文化层面,红色在多数文化中象征危险或禁止,绿色代表安全,...